
近日,一次突如其来的晃电,导致吉林石化公司丙烯腈厂的59台机泵、2台冰机机组、2台循环水风机跳车,8套装置出现生产波动,多个车间一度面临装置停车风险。面对危机,该厂干部员工团结协作,从出现险情到全面化解,用时仅22分钟。

厂调度室在指导各车间处理晃电工作
“情况不对,应该是发生晃电,各岗位启动应急预案!”10月23日7时23分,主控室声光报警响起的刹那,甲甲酯联合车间副主任于航便迅速发出指令。面对34台设备跳停的复杂局面,他临危不乱,指挥团队优先恢复丙酮氰醇装置主线,紧张有序地让装置度过危机。
这是一个缩影。当天,晃电发生的瞬间,该厂的应急系统立即被触发。各车间几乎同时启动“一分钟”应急处置预案,指令在对讲机中飞速传递到现场。工厂调度室化身“最强大脑”,5分钟内,各级领导、专业技术人员全部抵达岗位,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争夺战全面打响。
“优先保障脱氢氰酸塔真空泵、吸收塔釜液泵等关键机泵!”在第三丙烯腈车间,化工三班合成班长刘继飞凭借20多年的工作经验,果断启动原运转泵,不到10分钟,关键机泵陆续恢复。处置完毕后,他仍坚守在现场,逐一检查压力与电机散热,以确保万无一失。

甲甲酯联合车间外操在装置区恢复机泵运行
从领导干部秒级响应,到电仪中心快速协同送电;从基层车间精准排查,到岗位员工规范操作……在应对上游电力系统波动的过程中,整个工厂如同一部精密的机器高效运转,成功避免了大面积停车,规避了可能造成的连锁反应。7时45分,所有装置全部恢复正常生产!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彭冰 通讯员 胡海峰)
配资可靠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